《前線‧焦點 2022》比賽結果 “FOCUS AT THE FRONTLINE” 2022 RESULTS

由香港攝影記者協會舉辦之《前線.焦點2022》年度新聞攝影比賽,已於二零二三年五月二十七日(星期六)順利舉行評審。今屆比賽共收到由74名參賽者提交,合共905張照片及67輯圖片故事,參賽人數及作品較去年略減。

本屆評審團針對年度圖片殊榮誰屬一度爭論不下,主要圍繞各候選圖片的公共性、前瞻性及美感進行討論。最終結果由《南華早報》的曾國宗所拍攝,疫情下新一屆立法會議員宣誓後所拍的團體照獲得。這張相片對該新聞事件的表達實在,兼顧歷史記錄;新任議員面目藏於口罩下,視線動作一致、形態相似,對香港未來提供到更廣闊的想像空間。

2022年度圖片

曾國宗 Tsang Kwok Chung 南華早報 SCMP

Newly legislators poses for a group photo after Oath-Taking ceremony for Legislative Council at Legco Building, Admiralty. 03JAN22.

(A) 突發新聞組(共收到90張)

冠軍:

楊曉燊 Yeung Hiu Sun 南華早報 SCMP

Commuters leave MTR train and walk to Tseung Kwan O Station after MTR services got suspended in the rush hour in the morning as couplings between two carriages failed, bringing the train to a sudden halt. 05DEC22

亞軍:

勞顯亮 Lao Xianliang 香港01 HK01

2022年7月28日,香港偶像組合MIRROR演唱會期間,一塊懸掛在半空的巨型LED熒幕突然掉下,兩名舞蹈員被壓倒嚴重受傷,其中一人李啟言(阿Mo)傷勢嚴重,有可能會全身癱瘓。這張照片剛好拍攝到熒幕掉下一刻,一名舞蹈員被壓倒,其他舞蹈員正合力移走熒幕,MIRROR成員盧瀚霆(Anson Lo)和呂爵安(Edan)停止唱歌,驚訝地望向舞台中央。

During a concert by Hong Kong’s singing boy group MIRROR at the Hong Kong Coliseum on July 28, 2022, a large overhead video screen fell onto the stage, seriously injuring two dancers. One of them, Li Kai-yin Moses, is at risk of being paralyzed. This photo captures the moment the screen fell and crushed one of the dancers. Other people were helping to remove the screen while two members of MIRROR, Anson Lo and Edan Lui, looked shocked.

季軍:

梁銘康 Leung Ming Hong 自由攝影師 Freelance Photographer

2022年10月16日,一批在英港人在中共二十大開幕當日,到中國駐曼徹斯特總領事館外請願。 示威期間,時任駐曼城總領事鄭㬢原突然帶同多名外交人員走出領事館,先搶走示威道具,再將一名港人示威者強行扯入領事館範圍內圍毆,一名警員制止不果,最後要由兩名警員步入領事館範圍將該名港男救出。

優異:

Daniel Ceng ZUMA Press

14 years old Alexandria (front-right), accompanied by her mom, smiles as she touches her father, who was a Ukrainian soldier and was killed in Karkhiv during a fight against the Russian forces, for the last time during his funeral service in Dnipro, Ukraine, 13 May 2022. Her father was found dead on May 8, a day before the Russian Victory Day. But Alexandria says smiles may help conquer the pain of losing her loved ones.

Daniel Ceng ZUMA Press

An elderly woman, together with her dogs, walks past a building damaged by a Russian missile strike in the town of Borodyanka in Ukraine, as a large number of residents are said to have been buried under the rubble of several other collapsed buildings in the area, amid the Russian invasion of Ukraine. Before liberated in early April, Borodyanka was occupied by the Russian forces. Lethal weapons including missiles and artillery were used against civilians, killing hundreds in the town.

王昕甯 Bertha Wang 自由攝影師 Freelance Photographer

Construction workers move the metal sheets to cover up a campus inscription mourning the 1989 Tiananmen Square crackdown on a campus footbridge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KU) on January 29, 2022.

(B) 一般新聞組(共收到256張)

冠軍:

曾國宗 Tsang Kwok Chung 南華早報 SCMP

Newly legislators poses for a group photo after Oath-Taking ceremony for Legislative Council at Legco Building, Admiralty. 03JAN22.

亞軍:

林林 Lin Lin 壹蘋新聞網 Nextapple News

台灣總統蔡英文視導海軍陸戰隊時,舉起國造紅隼反裝甲火箭。

季軍:

梁偉榮 Leung Wai Wing 香港經濟日報 HKET

英國駐港總領事館在外牆上投射英女王頭像投影讓到場人士弔唁。2022年9月20日

優異:

吳冠文 Robert Ng 南華早報 SCMP

The Chief Executive, Mrs Carrie Lam Cheng Yuet-ngor departs after meeting the Chief Executive-elect, Mr John Lee Ka-chiu at CGO. 09MAY22

鄧宗弘 Tang Chung Wang 明報 Ming Pao

2022 年 02 月 16 日 猶如海嘯的第五波新冠疫情愈滾愈大,幾何級上升的個案塞爆急症室,大批輪候入院的病人要在寒風中露宿在室外無瓦遮頭的病牀 上等候。期間有兩名老人被安置在明愛醫院急症室外旁邊的病床,衣衫單薄,插着氧氣喉的伯伯聽着手機,旁邊的婆婆向他伸手。

曾國宗 Tsang Kwok Chung 南華早報 SCMP

The East Rail Line Cross-Harbour Extension commence service on 15 May 2022. MTR Corporation arrange a “Special Train for First Service Day of East Rail Line Crossing Harbour” departing from Exhibition Centre Station at Wan Chai. 15MAY22

(C) 人物(共收到133張)

冠軍:

朱安妮 Chu On Ni Annie 明報 Ming Pao

2022年3月31日 無家者周雄光手執「表哥」馬月榮遺照。馬月榮不幸於無家者告政府案裁決前病逝,無緣見證勝訴時刻。

亞軍:

Daniel Ceng ZUMA Press

March 12, 2022, Lviv, Ukraine: A Ukrainian kid holding a pneumatic pistol and a paper target with the face of Russian President Vladimir Putin, reacts to his mom’s phone camera, at a gun gallery in Lviv, amid the ongoing Russian invasion. Russian attacks on Ukraine have continued, with multiple bombings, tank attacks and killing of civilians reported in several citie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war. Civilians have started to get trained for combat situations and emergency, including learning how to use firearms.

季軍:

楊柏賢 Yeung Pak Yin 明報 Ming Pao

2022年8月22日,何俊仁(右)獲准保釋後,下午約5時許始步出高等法院羈留室。他向兩旁微微點頭示意,沒有回應記者提問,登上私家車離開。

優異:

馮凱鍵 Fung Hoi Kin 明報 Ming Pao

香港嶺南大學學生會主席陳嘉寶,2022年5月12日攝於正在執拾,一片凌亂,準備遷出的學生會會議室。自港區國安法訂立以後,香港各大專院校學生會陸續被校方以學生會代表性不足等為由不承認學生會的地位,不再代學生會收取會費,或以重新分配場地需翻新維修等理由收回學生會場地,逼令投票產生的學生會遷出校園,致使其服務學生工作極其困難,嶺南大學學生會亦不例外被逼在時限內遷出學校,香港各大專院校曾經百花齊放的學生會花果飄零,或解散或遷出學校,各大專院校學生會近乎「清零」。

蔡文豪 Choi Man Hou 大公報 Ta Kung Pao

深水埗太空倉劏房住客成哥,疫情前他日間在香港工作,晚上回深圳居住與家人團聚,疫情後因為封關,他被困香港。對他來說香港生活消費太貴,為了儲點錢,他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回到太空倉渡過,他形容封關後的日子就像坐監非常不好受。(2022年12月21日)

夏家朗 Ha Ka Long 香港01 HK01

被控串謀發布或複製煽動刊物罪的《立場新聞》前總編輯鍾沛權,還押近1年在2022年12月13日申請保釋,獲法官批准。

(D) 體育(共收到86張)

冠軍:

李睿哲 Lee Yui Chit Eugene AM730

Snooker Legend Ronnie “Rocket” O’Sullivan and local hero Marco Fu play neck and neck in the finals of Hong Kong Masters on October 9, 2022.

亞軍:

方家遠 Philip Fong 法新社 AFP

In this picture taken on July 7, 2022 “Epara” enthusiast Shunya Hatakeyama poses for a photo following an interview with AFP at his home in Shiwa, Iwate Prefecture. – Street Fighter player Shunya Hatakeyama has muscular dystrophy so uses his chin to launch devastating combos. He is not the only Japanese gamer proving that disability is no barrier in eSports.

季軍:

蕭梅麟 Siu Mui Lun 亞新社 EyePress

Michelle Li of Canada attend the Perodua Malaysia Masters 2022 at Axiata Arena, Bukit Jalil in Kuala Lumpur, Malaysia on 06 July, 2022.

優異:

李睿哲 Lee Yui Chit Eugene AM730

2022年12月18日,闊別四年的香港單車節復辦。

楊柏賢 Yeung Pak Yin 明報 Ming Pao

2022年11月4日,香港花式足球員馬偉澄在村屋平台練習。

楊柏賢 Yeung Pak Yin 明報 Ming Pao

2022年6月23日,霹靂舞成為巴黎奧運的正式項目,舞齡長達16年的B-Boy Think(曾子驊),亦因霹靂舞而從「街童」變成有機會衝擊奧運的舞者,他笑言霹靂舞就像一齣電影,當中要有起承轉合,即使其跳舞風格有如迷宮,但他亦盼在結尾一刻找到出口。盼跳出香港,挑戰更高舞台。

(E) 特寫(共收到213張)

冠軍:

Louise Delmotte 自由攝影師 Freelance Photographer

A hotel staff wearing PPE waits outside a room at a government-designated quarantine hotel to conduct 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test on a traveler under quarantine order in Hong Kong, May 9, 2022.

亞軍:

Wong Yat Him 自由攝影師 Freelance Photographer

2022年8月22日,等候何俊仁保釋的傳媒朋友。

季軍:

何家豪 Ho Ka Ho 誌傳媒 HK Feature

因著第五波疫情爆發,香港政府於2022年1月宣佈禁止晚市堂食,令2022年的情人節成為沒有餐廳的情人節。有見及此,不少情侶選擇租住酒店,以「staycation」的形式慶祝。

優異:

陳子煜 Chan Tsz Yuk Alex 自由攝影師 Freelance Photographer

A woman was sunbathing on a grass field next to the Dnipro River in Dnipro on Wednesday, June 1, 2022.Dnipro, Ukraine’s fourth-largest city, with about one million inhabitants, and wa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Ukraine, the city has rapidly developed as a logistical hub for humanitarian aid and a reception point for people fleeing multiple battle fronts due to the closest main city to the Donbas region, one of the most fierce fighting frontlines in the war.The city was relatively safe without constant shelling in the city, and people trying to live a normal life under the war happening in their homeland

優異:

蔡文豪 Choi Man Hou 大公報 Ta Kung Pao

66歲的單身男葉先生,十多年來在大角咀一直租下了一個像盒子的劏房床位,沒有窗,他的空間細少得只容一人躺下或坐著,他床位下住了另一名住客,他倆的關係不好,經常因事炒架。由於居住多年,房內累積不少雜物,令活動的空間非常狹少。每晚下班後他回到房間看電視打發時間。(2022年12月1日)

優異:

方家遠 Philip Fong 法新社 AFP

In this long exposure picture, staff members from the Hoshinoya Tokyo hotel demonstrate the “Lantern Dining Experience”, where lanterns made by Kojima Shoten – a shop in Kyoto – are used to shroud diners for mask-free dining amid the Covid-19 coronavirus pandemic, during a media event at the hotel in Tokyo on February 28, 2022.

(F) 自然與環境(共收到127張)

冠軍:

易仰民 Yik Yeung Man 南華早報 SCMP

Clean workers transporting clinical wastes in Caritas Medical Centre in Sham Shui Po, Hong Kong March 06 2022.

亞軍:

李睿哲 Lee Yui Chit Eugene 星島日報 Sing Tao Daily

The arrival hall of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is nearly empty on 27 March, 2022. Hong Kong has lost its status as an international aviation hub because of China’s zero-covid policy and strict quarantine rules for inbound travelers.

季軍:

王昕甯 Bertha Wang 自由攝影師 Freelance Photographer

Cranes at a temporary hospital for Covid-19 patients under construction, foreground, near the border with Shenzhen, rear, in the Lok Ma Chau Loop area of Hong Kong, China, on Tuesday, March 15, 2022. About half of Hong Kong’s 7.4 million people have already been infected with Covid-19, according to an estimate of the damage caused by the deadly omicron wave that’s overwhelmed the city.

季軍:

朱安妮 Chu On Ni Annie 明報 Ming Pao

2022年12月1日 環保協進會為抵達小冷水的越冬斑蝶在翅膀畫上標記,包括捕捉日期、品種等,以便追查牠們的遷徙路線。

優異:

歐嘉樂 Au Ka Lok 香港01 HK01

2022年4月16日,市民正於沙灘上野餐。

曾國宗 Tsang Kwok Chung 南華早報 SCMP

People exercising in the early morning under the foggy weather at MacLehose Trail, Tai Mo Shan. 27JAN22.

(G) 圖片故事(共收到67輯)

冠軍:

林振東 Lam Chun Tung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2022年標註著香港主權移交中國二十五週年,香港過往的百花齊放傳統已經消失,整年慶回歸的紅旗一路飄揚至年末。自港區《國安法》於2020年6月30日深夜一聲落地,市民上街表達的自由空間愈發緊縮,六四的維園燭光繼續被封殺,「愛國治港者」歸位,異議之聲已不再被容下,有關國家安全的法庭聆訊仍持續進行中。

一國兩制轉眼已進入第26年。這城變得太快,今天忘記了昨天,明年也將沖刷今年,在一片旗海和花簇中,香港到底失去了什麼?

亞軍:

陳焯輝 Chan Cheuk Fai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蔣介石像,站在轉型正義的台灣》

一道幽靈站立在轉型正義的交界。解嚴35年後,蔣介石的銅像依舊遍佈台灣,於學校、廟宇、公園、廣場、軍營、大街小巷,昔日威權統治的遺跡,以不同姿態融入城市日常景觀。

政治銅像的豎立,除了紀念,象徵執政者權力與意志的延伸。蔣介石和蔣經國父子掌權多年,生前死後,台灣各地豎立大量個人銅像。據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統計,2021年,扣除慈湖雕塑紀念公園的兩蔣塑像,單在公共空間的兩蔣塑像及遺像共計966個,當中蔣介石塑像共830個。蔣像的神貌、衣著、姿態、銅像之高度都有一定繩準,例如,行政院在1975年5月頒布《永久紀念總統蔣公辦法》:“銅像之神貌應充分顯示 蔣公慈祥、雍容之神貌,並蘊含大仁、大智、大勇、堅毅、樂觀之革命精神,與至誠、博愛、愉快、生動之神情。”

台灣由威權時期過渡到民主社會,剛踏上轉型正義的道路。轉型正義就是對過去獨裁統治行使的不公義行為作彌補,還原真相,撫平歷史傷痕,幫助受難者討回公道,重建社會信任。將於五月底解散的促轉會,2018年起推動台灣的轉型正義,包括清除公共空間的威權象徵。隨著兩蔣逝世,台灣解嚴,大眾對銅像的放置存疑,部分被移送,集中在慈湖紀念雕塑公園,蔣介石的陵寢旁。過去,民間曾多次發生破壞蔣像行動,譬如中正紀念堂的蔣像遭獨派人士潑紅漆,國立政治大學蔣像遭學生斷馬腳等。

任期將滿,促轉會清除威權象徵的進度不如理想,各機關不配合處置威權象徵的理由,多半認為不具威權意義,而選擇維持現狀。但縱觀各地轉型正義的經驗,路漫漫其修遠,它的一小步,使在不同國度裡受政治壓逼的人,多一分“歷史將判我無罪”的希望。

季軍:

麥尚旻 Mak Sheung Man TMHK

So Long, the Queen. 8-19 September 2022.

Queen Elizabeth II passed away on September 8, 2022 at the age of 96. Ever since the announcement of her death, thousands of people mourn outside the Buckingham Palace in London, the United Kingdom. People spend at least 12 hours in the “Queue” across the Thames River to file past the Queen’s coffin in Westminster Hall where she lies in state before the funeral took place on September 19. Queen Elizabeth II is the longest-reigning monarch in the British history.

優異:

林亦 Lam Yik 自由攝影師 Freelance Photographer

More than 12,000 people die because of Covid-19 in Hong Kong during 2022, mostly elderly. Following China’s Covid Zero policy, all activities banned, residential building lockdown everyday, people are not only have to worry about their life, but also food shortage, quarantine, queue up for swab test everyday. A year of blur, life and death in Hong Kong.

曾國宗 Tsang Kwok Chung 南華早報 SCMP

Residents queue up for the Covid-19 test at a mobile specimen collection station in Mong Kok. The city has more than 1,000 confirmed coronavirus infections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the pandemic began. From January in 2022, the fifth wave of the pandemic with its rapidly increasing case numbers forced the city government to give up its previous protocols for testing, quarantine, treatment and discharge from hospitals.

May Tse 南華早報 SCMP

The queuing line for Covid-19 PCR tests in the community screening centre in Muk Lun Street Playground, Wong Tai Sin is now decommissioned as more residents find RAT kits more handy and widely available. Sports Ground, Park, and BBQ site are closed to the public, under the anti-coronavirus measures. Hongkongers have been living under strict social-distancing rules as part of the fight against Covid-19.

【📸新聞攝影技巧工作坊(二) Photojournalism Workshop 2】

新聞攝影技巧工作坊(二)繼續邀請了資深攝影記者林振東主講。工作坊全程約5小時,將會分成兩節進行,第一節主要講述圖片故事的創作及編輯過程,並會分享一些長期拍攝項目的創作心得。第二節他會點評參加者拍攝的相片,也會與參加者一起討論及構思創作圖片故事。歡迎參加者帶備儲存了個人攝影作品的USB或記憶卡,參與討論。

掌握新聞攝影和影像處理的知識,是新晉攝影記者的必修課,也可讓不同崗位的新聞工作者更懂得如何與影像配合,更豐富多元地表達主題。與第一次工作坊不同的是,林振東會主要講述圖片故事及長期項目如何創作、執行及呈現,並且點評參加者的攝影作品,有意提升和增進攝影技巧的新聞工作者不容錯過。

林振東於2000年入行,曾任職《明報》、《香港01》攝影記者,於2011及2012年擔任香港攝影記者協會主席,現為端傳媒攝影主任。

【活動詳情】
日期:2023年5月21日(日)
時間:早上10:30至下午4:30
名額:20人
語言:以廣東話教授為主
費用:
記協及攝記協會員:$200(即日起可優先報名)
非記協及攝記協會員:$450(5月8日起開放售票)
(如以會員價購票請輸入promo code──記協會員輸入會員編號;攝記協會員輸入其專屬promo code)

有意以優惠價報名的新聞工作者及新傳系學生,可聯絡記協申請成為新會員。除可享優先報名外,亦可於參加其他記協活動時享有會員價優惠。

【新聞攝影作品集點評 Photojournalism Portfolio Review】

每日跑daily,一單接一單,匆匆忙忙咁完成一日嘅工作,都未必有時間好好消化自己影嘅嘢。做得多daily都想做吓自己故仔,但可能冇乜方向,技術上又遇到唔同嘅困難。影相影到咁上下有樽頸位,相信係每個攝記嘅必經階段,請等等,攝記協試吓幫你!!!

我哋好榮幸邀請到行內資深攝影記者楊德銘(Paul Yeung),同大家做個Portfolio review,為你嘅作品提供意見——不論係daily港聞,抑或係自己嘅project,一對一咁深入點評同討論,希望大家可以突破到樽頸位!

名額有限,還望各位行家見諒。先到先得,入行幾多年都可以報名㗎,不過要留意返個收費會有唔同~有興趣嘅行家可以即刻去下面條link報名!

【活動詳情】

日期:2023年5月17日(三)
時間:19:00-23:00
地點:JCCAC 光影作坊
形式:每人一節,一節約半小時
語言:廣東話
資格:攝記協會員
名額:六人
費用:年資少於七年:$100
年資逾七年:$250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Byhn9aSfxyBATLtH6

【評審簡介】

楊德銘(Paul Yeung),自由攝影師、大學講師及策展人。倫敦大學金匠學院「影像及傳播」碩士畢業。曾任雜誌圖片編輯及攝影記者,屢獲攝影獎項。作品多以幽默方式關注社會狀態。2012年舉辦首個個人攝影展「花非花」。2017年發表他的首部攝影集《Yes Madam, Sorry Ah Sir》。其他重點作品包括《沒有廣告的廣告板》、《八九風光如此美好》、《No Paint No Games》、《Dark Light》等,作品多次在國際展出,並獲香港文化博物館及私人收藏。

部分作品:www.behance.net/paulyeung

【新聞攝影技巧工作坊 Photojournalism Workshop】

購票連結:https://www.eventbrite.hk/……/photojournalism……

新聞攝影技巧工作坊將會分成三節進行,分別邀請了資深攝影記者林振東主講兩節,兩名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執委劉駿軒及陳子煜分享一節,整個工作坊全程約5小時,每節約1.5小時。

林振東將會在第一及二節講述新聞攝影的多種技巧:從突發事件、人像攝影,到大型新聞現場的拍攝和處理,再到針對不同媒體和平台的圖片選取、編輯和呈現,以及如何從零開始完成一組圖片故事,都將詳盡講解和探討。林振東2000年入行,曾任職《明報》、《香港01》攝影記者,於2011及2012年擔任香港攝影記者協會主席,現為端傳媒攝影主任。

兩名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執委劉駿軒及陳子煜則會用自身年輕的實戰經驗在第三節作分享,如何捕捉突發影像的一刻,陳子煜是一名自由工作者,主要拍攝國際新聞及示威現場,包括2019年香港反修例運動、2020年白俄羅斯示威及2022年俄烏戰爭等。劉駿軒是大紀元港聞版攝影記者,涉獵多個範疇,入行時拍攝運動及副刊相片,現主責港聞攝影。

掌握新聞攝影和影像處理的知識,是新晉攝影記者的必修課,也可讓不同崗位的新聞工作者更懂得如何與影像配合,更豐富多元地表達主題。

一張好圖片的背後,蘊藏不少功架和經驗。無論是有興趣認識新聞攝影基本功,又或在影像處理上更上一層的攝影工作者,是次課程都是難得機會。

【活動詳情】

日期:2023年5月7日(日)
時間:早上10:30至下午4:30
名額:20人
語言:以廣東話教授為主

課程內容:
第一節(10:30AM -12:00PM)及第二節(1:00PM – 2:30PM)由資深攝記林振東主講,講述新聞現場拍攝及處理;
第三節(2:45PM – 4:15PM),由攝記協執委劉駿軒及陳子煜分享捕捉突發影像的實戰經驗

費用:
記協及攝記協會員:$200
非記協及攝記協會員:$450
購票時請輸入promo code──記協會員請輸入會員編號;攝記協會員請輸入其專屬promo code

《 前線焦點2022 》 新聞攝影比賽接受報名

各位同業,一年一度的《前線.焦點2022》新聞攝影比賽今日正式接受報名。一如歷屆,比賽分為「突發新聞」、「一般新聞」、「人物」、「體育」、「特寫」、「自然與環境」以及「圖片故事」等七個組別。攝影記者協會將推選出具新聞攝影、媒體或藝術資歷的評審團,名單將於稍後公佈。

比賽詳情如下:

報名日期:2023年3月13日 (即日開始)

截止日期:2023年4月9日 晚上11時59分

提交方法:

https://forms.gle/ThEM4gEEL5B2qYX47

比賽細則及格式安排,請參閱:

《前線 · 焦點》新聞攝影比賽 “FOCUS AT THE FRONTLINE” Photo Competition

歡迎所有新聞從業員參加比賽,本會會員可免費參加,呼籲同業踴躍支持。

參賽表格不會在截止時間自動關閉,逾時者可能會被取消參賽資格。

《香港攝影記者協會》

本會就有記者在區域法院大樓外拍攝期間兩度被警員撞開並被粗言辱罵之聲明

就《明報》昨天(17日)報道該報記者在區域法院大樓外拍攝期間兩度被警員撞開並被粗言辱罵一事,攝影記者協會促請警方執法人員在執勤時持守應有專業操守及態度,避免阻礙新聞工作者採訪。

據《明報》報道及影片可見,一名案件主管小隊的警員在護送律政司檢控官員離開法院大樓期間,兩度撞開該報記者,並以粗言辱罵。而警方回覆《明報》稱會提醒人員時刻注意個人言行及提升專業敏感度,唯同時呼籲傳媒採訪時,採取專業態度,避免對其他人造成不便及影響。

有關地點是業界慣常守候拍攝的位置,本會認為當時記者僅進行正常合理的採訪工作,不應遭無理阻撓,並重申警方在工作時應保持專業態度及操守,避免對採訪中的記者造成不必要的採訪不便、阻撓及肢體碰撞,以免損害公眾知情權。

香港攝影記者協會
2023年3月18日

【《前線焦點2021》分享會】

未提供相片說明。

《前線焦點2021》展覽迎來最後一個星期,大家喺欣賞得獎作品嘅時候會唔會有好多問題收埋喺個心入面呢?究竟個攝記當時諗緊咩?點解最後會揀呢張相?小編查實真係好想知,所以特登邀請咗幾位嘉賓,包括今屆評審之一張景寧、得獎嘅攝影記者蕭文超、林靄怡、黎家威,嚟分享佢哋嘅心路歷程!!所有問題唔洗再屈係個心入面,歡迎大家一齊嚟瘋狂討論!

場地所限,名額先到先得。屆時將視乎情況開放walk-in位置。

日期:2023年1月29日(星期日)
時間:晚上7時
地點:合舍
地址:香港九龍深水埗大南街186號地下
費用:自由定價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6dwXPWc3ghLGtEwU9

《前線‧焦點 2021》比賽結果 “FOCUS AT THE FRONTLINE” 2021 RESULTS

由香港攝影記者協會舉辦之《前線·焦點2021》年度新聞攝影比賽,於二零二二年五月二十八日(星期六)順利舉行評審。今屆比賽共收到82名參賽者合共949張照片及75輯圖片故事。

本年度的新聞年度圖片殊榮,由廖雁雄奪得,得獎作品為「國殤之柱」。評審團認為:『「國殤之柱」折射著不少港人對六·四的情意結,是對國家民主化的一種關懷和憂慮,隨着工人凌晨把它拆除,象徵香港過去所珍惜的思想和表達自由被禠奪。相中的光線和構圖帶有一種巴洛克式的藝術美學,令作品更具張力。工人低頭試圖避免被攝入鏡頭的姿態,和整件事情在摸黑下進行都形成一些隱喻,其構成的象徵意義遠超越照片各個視覺元素的總和』。

2021年度圖片

廖雁雄 Liu Ngan Hung HK01

2021年12月23日凌晨時分,香港大學校方在無預警下拆除「國殤之柱」。雕像被分拆成兩部分,再用白色布料包裹,由工人運送移除。
矗立在香港大學校園裡近25年的「國殤之柱」,由丹麥雕塑家高志活(Jens Galschiot)為紀念1989年在天安門廣場上的六四死難者而創作,是歷史紀念與象徵香港民主和自由的標誌。
《港版國安法》2020年中在港實施,就拆除「國殤之柱」一事,校方解釋指其老化及展示或有違法風險,衡量大學利益後決定予以拆除。

(A)突發新聞(共收到87張)

冠軍:

廖雁雄 Liu Ngan Hung HK01

2021年12月23日凌晨時分,香港大學校方在無預警下拆除「國殤之柱」。雕像被分拆成兩部分,再用白色布料包裹,由工人運送移除。
矗立在香港大學校園裡近25年的「國殤之柱」,由丹麥雕塑家高志活(Jens Galschiot)為紀念1989年在天安門廣場上的六四死難者而創作,是歷史紀念與象徵香港民主和自由的標誌。
《港版國安法》2020年中在港實施,就拆除「國殤之柱」一事,校方解釋指其老化及展示或有違法風險,衡量大學利益後決定予以拆除。

亞軍:

林靄怡 Lam Oi Yee 明報 Ming Pao

2021年12月10日,香港中環蘇豪區發生私家車溜後嚴重意外。涉事私家車車尾懸空卡在卑利街樓梯口,樓梯底事後仍有不少酒客在喝酒。

季軍:

蘇正謙 So Ching Him 星島日報 Sing Tao Daily

2021/07/01 香港七一假期約晚上10時銅鑼灣崇光百貨外東角道發生男子刀刺28歲男警後自殘。

優異:

何威利 Ho Wai Lee Michael 黑白新聞 Right News

2021年7月2日晚上,有市民到銅鑼灣崇光百貨外悼念七一刺警案疑犯梁健輝,有警員在銅鑼灣一帶截查悼念人士。當日晚上,有父母帶同兩名年幼的兒子到上址悼念,唯四人隨即被警員截查,其中一名男童在截查期間一直手持悼念用的鮮花。

黎家威 Lai Ka Wai 眾新聞 CItizenNews

攝於2021年7月1日。香港回歸24周年及中共建黨百年的晚上,銅鑼灣SOGO門外發生嚴重案件,一名約50歲男子用刀從後刺傷警員背部,其後自插胸口,送院後證實不治。官方形容涉案男子為「恐怖分子」,香港警方將此案定性為「孤狼式恐怖襲擊」。

袁瑋崙 Vernon Yuen 自由攝影師 Freelance Photographer

Police officers take away cutout of picture of the late founding chairman of the Hong Kong Alliance in Support of Patriotic Democratic Movements of China, during the police operation on the June 4th Museum, which commemorated the June 4, 1989 Tiananmen crackdown, in Hong Kong. . National security police on Thursday raided the closed June 4 museum in Hong Kong, a day after four core members of the Hong Kong Alliance in Support of Patriotic Democratic Movements of China were arrested.

(B)一般新聞組(共收到252張)

冠軍:

梁文熙 Leung Man Hei 自由攝影師 Freelance Photographer

2021年8月4日,有位青年獨自前往加拿大生活,在離境大堂前以擁抱家人作最後的道別。

2021年8月4日,有位青年獨自前往加拿大生活,在離境大堂前以擁抱家人作最後的道別。

亞軍:

蕭文超 Tyrone Siu 路透社 Reuters

A child plays with a mock submachine gun at a model Mass Transit Railway (MTR) station during the open day to mark the National Security Education Day, at Hong Kong Police College, in Hong Kong

季軍:

Louise Delmotte 自由攝影師 Freelance Photographer

A screen shows President Xi Jinping speaking at a light show marking the centena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t Tamar Park in Hong Kong on July 4, 2021.

優異:

梁祖彝 Leung Cho Yi 自由攝影師 Freelance Photographer

20210604維多利亞公園
20210604Victoria Park

曾國宗 Tsang Kwok Chung 南華早報 SCMP

A man looking for his mother outside a elderly home at Diamond Hill , under the government’s policy on social distancing for Covid-19. 12APR21

Louise Delmotte 自由攝影師 Freelance Photographer

A worker removing the Pillar of Shame is silhouetted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KU) on December 23, 2021 in Hong Kong.

(C)人物(共收到166張)

冠軍:

陳傑新 Chan Kit San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偶然會在辦公室通宵工作,並向記者展示吹氣床褥。

亞軍:

夏家朗 Ha Ka Long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藝術家程展緯「轉行」車站清潔工一個月 捱最低工資生活 體驗工友辛酸:他們的工作絕對不只值37.5元

季軍:

陳焯輝 Chan Cheuk Fai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2021年6月3日銅鑼灣,六四前夕,一名街頭藝術家拿著一支爉燭在街頭表演。

優異:

林靄怡 Lam Oi Yee 明報 Ming Pao

2021年1月13日,由方曉山 (中)製作的港台節目《香港故事 香港病了》,首集編導伍立德(左)邀請導演周冠威(右)分享在政治紅線下的電影業現况。周冠威在節目中首度披露,正製作反修例運動紀錄片(即《時代革命》)。照片攝於港台電視大廈天台,背後為獅子山。記者著受訪者用一個眼神和表情,表達自身如何面對香港周遭病態。後來港台經歷節目審查,《香港病了》整輯被改名為《香港故事 疫行者》,不少集數包括周冠威受訪一集被抽起,方曉山亦辭職,伍立德被內部調職。

優異:

梁祖彝 Leung Cho Yi 自由攝影師 Freelance Photographer

林鄭月娥
Carrie Lam

優異:

蘇正謙 So Ching Him 星島日報 Sing Tao Daily

2021/11/17 香港2021立法會選舉,馮檢基再度出山參選不希望立法會變成一言堂,形容自己走的民主路是窄巷但還是有路可走,可惜最終低票落敗。

(D)體育(共收到84張)

冠軍:

楊柏賢 Yeung Pak Yin 明報 Ming Pao

2021年7月26日,東京奧運會男子花劍16強比賽,張家朗擊敗世界排名第一的意大利好手霍高尼後不禁激動歡呼。

亞軍:

Wu Chia Sheng 台灣中央通訊社 Central News Agency

20210801-tokyo-台灣拳擊女將黃筱雯在東京奧運女子拳擊51公斤量級8強賽,擊敗塞爾維亞選手順利挺進4強,黃筱雯賽後確定保銅時激動落淚,掩面而泣。

季軍:

李志華 Li Chi Wa 中國新聞社 China News Service

2021年12月4日中國內地奧運健兒訪問香港並進行跳水示範,香港青少年運動員目不轉睛注視奧運運動員的跳水動作。

優異:

Ko Sze Kei Eden HK01

2021年7月28日,東京奧運游泳女子200米自由泳決賽,香港泳手何詩蓓以破亞洲紀錄時間奪得銀牌,完賽後她滿足地仰天。

Ko Sze Kei Eden HK01

2021年8月6日,東京奧運場地單車女子爭先賽,李慧詩代表香港出賽。

李睿哲 Lee Yui Chit Eugene 星島日報 Sing Tao Daily

2021年1月16日,輪椅攀登者黎智偉挑戰攀登約320米高摩天大廈。

(E)特寫(共收到219張)

冠軍:

李志華 Li Chi Wa 中國新聞社 China News Service

2021年12月30日涉「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被拘捕的何韻詩步出西區警署,期間黃耀明於一旁等候。

亞軍:

鄧宗弘 Tang Chung Wang 明報 Ming Pao

2021年 06 月 24 日
創刊26年的《蘋果日報》,在香港政府引用《港區國安法》拘捕編採人員及凍結資金下難以繼續經營關係,最後於2021年6月24日出版最後一份報紙,其網頁亦於午夜後停止更新;壹傳媒旗下《壹週刊》及《飲食男女》也宣布停運。蘋果日報大樓內的編務中心外碎紙機旁堆滿的紙碎。

季軍:

蘇正謙 So Ching Him 星島日報 Sing Tao Daily

2021/02/03 香港疫情下公共設施被圍封禁止使用,但無阻老人家下棋的決心。

優異:

林亦 Lam Yik 自由攝影師 Freelance Photographer

2021年4月2日 因應新冠疫情,遊泳池維持有限度服務,市民在被維封的室外遊泳池旁邊曬太陽。

王昕甯 Wang Yan Ning Bertha 自由攝影師 Freelance Photographer

Visitors scan a QR code for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s “Leave Home Safe” app to trace people in the advent of any Covid-19 outbreaks, as they queue up to enter the annual Hong Kong Book Fair in Hong Kong on July 17, 2021, which prior to 2020 attracted more than a million visitors annually over the six-day event.

傅俊偉 Fu Chun Wai 壹週刊 Next Magazine

2021年9月22日。警方於旺角鬧市街頭1幢大廈外牆的電子廣告屏幕登上動態廣告,達4層樓高的「真人」交通警站於路口提醒行人注意路面安全。

(F)自然與環境(共收到141張)

冠軍:

陳焯煇 Chan Cheuk Fai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2021年2月6日,塔門,一頭牛在遊人的野餐毯子上。因為島上的草不足,牛經常垂涎遊人的食物。

亞軍:

黎家威 Lai Ka Wai 眾新聞 CItizenNews

2019年反修例示威,警方在多座政府建築外設置重重「水馬陣」,直至今年10月初才全數移走。香港在畢拉山廢棄石礦場,即警方爆炸品處理課基地中,擺放至少數百個水馬和鐵閘,有些更排列在山邊位置。

季軍:

黃永俊 Wong Wing Chun 南華早報 SCMP

August 2, 2021 – A red tide clouds waters off Kadoorie Beach and Cafeteria Old Beach in Tuen Mun.

優異:

李睿哲 Lee Yui Chit Eugene 星島日報 Sing Tao Daily

2021年11月17日,警方與漁農自然護理署人員到深灣道人道毀滅野豬。

李睿哲 Lee Yui Chit Eugene 星島日報 Sing Tao Daily

2021年3月26日,屯門青山山火燒逾43小時終撲熄,大片森林變焦土。

(G)圖片故事(共收到75輯)

冠軍:

Louise Delmotte 自由攝影師 Freelance photographer

Hong Kongers bid a painful farewell in the rain – Hong Kong’s largest pro-democracy newspaper, Apple Daily, was forced to close on June 23, 2021, a week after the national security police froze its accounts, raided its office and arrested top editors. 

亞軍:

曾梓洋 Tsang Tsz Yeung 自由攝影師 Freelance Photographer

《送車記》

隨著反送中運動過去,香港各級法庭都在審訊大量相關案件。2019至2020年間,多場示威活動拘捕超過一萬人,年齡介乎11歲至84歲,被捕人士數字為香港歷年示威活動之最;其中有超過2,600人被檢控,包括被控暴動的720人。兩年過後,當中只有逾1000人完成司法程序。每天法庭需要處理眾多案件,保釋候審、還押待審的被補人士進進出出,記者及親友都會清早到法庭外排隊,希望能到庭內聽審。法官判刑後,不少被捕者的親人、朋友或支持者都會在法院門外追著疾呼而去的囚車,邊跑邊揮舞手機,以微弱燈光隔著囚車的深色車窗,與至親作送別。

季軍:

鄧宗弘 Tang Chung Wang 明報 Ming Pao

「流動」

        2021-6-4日是六四記念32年,《港區國安法》立法後香港政府以《預防及控制疾病(禁止群組聚集)規例》、《公安條例》禁止支聯會如以往般於銅鑼灣維園舉行燭光悼念集會。警察下午開始,封閉維園足球場,全港多區亦增加警力駐守,以防民眾聚集悼念。

         晚上旺角區警方大規模截查在場市民,並以廣播表示雖沒有集會,但只要在場的人有共同目的,警方仍可根據限聚令(禁多於4人聚集)或公安條例(禁多於50人聚集)執法,其後有市民在街頭亮起手機LED燈,以「行街」流動方式悼念。

優異:

莊坤儒 Kent Chuang 台灣光華雜誌 Taiwan Panorama

《台灣百年大旱》

2021年春季,台灣遭逢百年大旱,中部以南的水庫蓄水量持續見底。雖然相關單位趁著鋒面來襲進行人工造雨,但成效不彰。之後政府祭出供5停2的限水措施,各個乾涸的水庫也展開清淤作業。此篇圖片專題記錄乾旱時期顯露出的歷史遺跡,包括台灣早期遷村建水庫的屋舍、墓碑、水底設施、人造器具等等,今非昔比,滄海桑田。

林靄怡 Lam Oi Yee 明報 Ming Pao

《圍住樂與愁》

2021年1月23日,香港政府於凌晨時分實施首次突式圍封,將佐敦一帶列為「受限區域」並實施禁足令,區內居民須留在其處等候並按安排接受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待全區完成並獲得陰性通知,方可離開。隨着政府的行動,平日熙來攘往的油麻地廟街與周邊社區生活機能恍如停頓。「受限區域」困住靜靜等待的居民,也圍住他們的樂與愁。

重圍內居民唯一踏出家門的機會就只有到樓下的臨時採樣站。幾十米路程、數十分鐘輪候檢測,成為居民過去兩日落街「放風」的機會。

記者圍封兩天同樣處受限區域的酒店內,雖無法離開房間,卻能從房內窗戶挖掘到居民苦中作樂的點點滴滴。

被困小小空間,有住客點煙悶坐家中,有人上天台散散步、吹吹風。少年不識愁滋味,小男孩趁機透過窗口認識新朋友,見到記者的攝影鏡頭不時扮扮鬼臉,又如數家珍地把珍藏玩具一一放到窗前;這刻拿起布公仔,下一刻戴上蜘蛛俠面具,最後不忘擺出讓人窩心的心形手勢,孩子的生活和心情似乎未受影響。

優異:

麥鈞傑 Mak Kwan Kit Alan 大公文匯傳媒集團 Ta Kung Wen Wei Media


2021年 7月1日 至 2021年 7月2日

國安法實施一周年後 

在回歸祖國24周年

香港不同地方都有不同的慶祝方式

令香港變成紅海一片

Hong Kong Press Photographers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