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連日來備受壓力的民主黨主席何俊仁,昨於立法會開會期間,到議員休息室稍事休息。 」

曾顯華攝
2010.06.26 蘋果日報

點評:
何俊仁領導的民主黨,於政改爭辯中,投了支持政改一票,被一些泛民主派視為出賣民主,而他在政改表決當天,於立法會議員休息室裏忙裡偷閒,閉目養神。這時候,攝影記者在休息室門的一開一合的一瞬間,拍下這圖片。
看過這幅圖片後,我有一刻感動,或者是因為,在政改爭辯中,我是支持民主黨的決定,所以才有這觀感。相反,從反政改人士、指罵民主黨為出賣港人的人士,看過這相後的感覺會有不一樣,更可能會倍添反感,或根本無感覺,亦會認為一張何俊仁被示威者包圍,盡顯尷尬的圖片,才有意思。
上星期重看郭力昕的《書寫攝影》,當中恰怡提到「新聞攝影本質上是一種創作、詮釋、或表達攝影記者對事件之意見的媒介訊息,它與忠實記錄現場真實沒有多大關係。其實所謂客觀真實的新聞影像,從一開始就是自欺欺人的虛妄理念,新聞攝影只是一種觀點的傳達。新聞圖片並不那麼是個見證真實,而是比較是一種完成人們願望或滿足讀者想像的媒介,因為人們喜歡將許多意義加諸圖片之上。」
說得對,一幅新聞圖片的主客觀,不止取決於拍攝者,觀眾的主觀成份也很大。
我會選這一幅「何俊仁閉目養神」為2010年政改爭拗中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新聞圖片,因其從側面展現整個政改中的,勝敗轉捩點中的主角,真情流露的一面,亦盡顯其心力交瘁的感覺。
或許理據未充足,根本就是主觀,
因為,這是我的選擇。
題外話:
還記得我第一次見到這張相的時候,開心之餘亦有點雀躍,因為這張相實在很難拍,更急不及待用iphone拍下,當遇到相熟行家就給他們看看,
對他們說﹕「看,這相好!」,
對方看後說﹕「是,真的不錯」。
幾天後遇上拍攝者,還上前稱讚數句。

其實看到一張好相,不仿鼓勵一下,談談攝影事,也是好的。
 
點評:林振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