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說明:「消防員至昨晚深夜,陸續救出被困的村民,但未能尋回被冲走的男村民林和益。由於現場部分石屎橋被洪水冲毀,加上河水仍然湧急,故要拉繩逐個攙扶過河。」
朱永倫攝
2010.07.23 明報

(中)說明:「大埔碗窑沙埔仔村水浸,消防員利用救生繩,拯救被洪水圍困村民。」
黃永俊攝
2010.07.23 星島日報

(下)說明:「A passing double-decker bus throws up a shower of water in Central during yesterday's heavy downpours. More than 100mm of rain was recorded in urban areas.」
David Wong攝
2010
.07.26 南華早報

大埔沙埔仔村山洪暴發相信大家還記憶猶新,其導致人命傷亡的強大破壞力固然叫人驚訝,其實相信更多的是對這些一向在第三世界發生的頹垣敗瓦景象,竟然會在大都會如香港這些地方出現而感到難以致信。洪水過後報章上看到很多消防員第一時間的把被困村民救出村的圖片,氣氛都很強烈的凝重緊張,其實一定程度拜科技所賜,當今數字攝影機感光度之高已不用倚賴外加光源如閃光燈等等,現場光源提供難得的氣氛。

今時今日的新聞圖片這種對臨場感的強調,大概是近年觀眾習慣了置身其中的圖像,電影是推波助瀾,老掉了牙的3D技術今天又再重身成了時髦科技,鉤鼻插眼都要令觀眾有受威脅的感覺,反射神經叫自己要閃身迴避。二維的新聞圖片很輸蝕,就算縱有多精彩的新聞圖片,下半頁一張世外桃園式的偽豪宅廣告已把視覺震撼中和得一乾二淨(當然羅蘭巴特幾十年前已道明),為了抗衡這種閱讀圖像上的干擾,當代攝影記者被要求付出更多,圖片不單要交待觀場環境氛圍,也要帶讀者到現場,救援的圖片讀者彷彿站在消防員旁邊,差點要求你去伸看去扶一把;第二張爆破了的水管噴出的水花,有電影特效的功能,洪水過後但仍然做出一個「偽洪水」的觀感;電影感的圖片的感觀刺激,例如第三張市區下豪雨巴士輾過水洼淺起大堆水花,本應是交待天氣普通不過的影像,以往多數挪用布列松式的古典美學,例如那張經典瞬間一刻跳水洼的照片裡的那種風味,拍攝路人濕身的狼狽,但攝影師不知碰巧還是顧意棄照相機安危不顧,讓水花向著鏡頭直撲過來,下一刻可以想像攝影師/讀者就是哇啦哇啦被照頭淋,這個大概不用3D眼鏡也會感受得到。

 
點評:Fotopigg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