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行政會議成員劉皇發昨日出席公開活動時,被大批記者追問申報及成立信託基金的問題,其後仔表示要返內地休息。」

李紹昌 攝
明報 2010.10.10


  看後,想到……

  新聞攝影要求客觀反映新聞事件的事實,而客觀的展現是建基於攝記對新聞事件的了解與認知,攝記按失打的一刻,主觀地判斷了那瞬間凝固的內容,能紀錄了新聞事件的真實發展,還是藉影像去反映新聞事件的內容呢?

  拍攝政治新聞,攝記需在拍攝前做功夫,了解新聞事件的內容,知道新聞重點。但到現場後,多面對的情況就如圖片中發叔一般,「煩惱」非常,因為現場情況一般並不「如意」,影像上或許未能反映新聞事件發展的內容。攝記當然鍥而不捨地進行捕捉拍攝,希望不會錯失任何機會,捕捉一些鏡頭,去反映事件的發展,或一些符合事件內容的影像。前者是真實的新聞事件發展上的紀實捕捉,是最「理想」的;而後者則只不過是利用影像,「借像發揮」,去反映新聞事件的發展,其實這影像本身可能來自與新聞事件沒有關係的內容,在這個角度來看,影像被「屈」,看相的人被「騙」圖片是新聞事件的發展。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事件的主角可能真有如圖片中表達的內容,只不過沒有展現在鏡頭前,影像內容雖有所不真,卻也真真實實地反映了事件主角的處境與他在新聞事件中發展的情況。這又算不算是真呢?頭昏一如發叔了吧!

點評:周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