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 finder : find a view﹕尼日利亞妓女的床褥

尼日利亞妓女的床褥: 文 何家達 (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執委)

(原文刊 明報星期日生活﹣三月三十一日)

katat_20130331

柯達創辦人George Eastman說過:「We were starting out to make photography an everyday affair, to make the camera as convenient as the pencil.」當第一台柯達相機面世的時候,它的售價大約是人均收入的三倍,Eastman知道要生意成功必須降低相機成本,讓人人都可以擁有相機,成 為業餘愛好者(amateur)。現在是人人擁有相機(手機),但鉛筆已成歷史的年代,但港男港女對照片的追求只是清楚拍攝「我今日食鰦乜№」。
照片到底為何吸引?《紐約時報》訪問了以複雜構圖見稱的瑪格南圖片社攝影師Alex Webb(見注1),被問到紀實攝影與純美學考慮的關係時(What’s the relationship of documentary or journalistic content and purely aesthetic concerns in your work?),Alex用他在海地的照片帶出他拍攝時的經歷與想法,「My photographs tend to raise complicated questions rather to give easy answers」。我想,照片其中一樣最有價值的功能就是如此。

背對鏡頭的黑暗

「睇唔明張相」是最常被用以否定「重口味」照片的藉口,但Alex Webb正正想告訴讀者,照片是讓大家認識世界的窗口,用影像探索地球村未知的一面。請容許我將2013 World Press Photo日常生活圖片故事二等獎(見注2)歸類為「重口味」的例子之一,意大利籍攝影師Paolo Patrizi拍攝由尼日利亞偷渡至羅馬從事性工作的女性,他們為了賺取歐元寄回家鄉以改善生活,但又礙於欠缺工作技能,只能在羅馬郊區以簡單的脇單被褥 搭出「工作間」,賣肉求生。

我說這組照片「重口味」,是因為它既不像體育 組照片那樣有激烈的動作或運動員的面部表情特寫,又沒有衝突新聞那類炸彈橫飛屍橫遍野的震撼,這組照片只有一個個背對鏡頭的黑人女性在草叢中或坐或站,有 些照片甚至只有孤寂的脇褥、堆積如山的棄置紙巾在晚霞餘暉中靜待黑暗。這類照片沒有「一見鍾情」式的即時視覺衝擊,而是要求讀者在知悉事件背景後,從照片 的環境與場景設置中「想像」故事主人翁的生活。

viewfinder1
來自尼日利亞的妓女 Paolo Patrizi拍攝的專題圖片(World Press Photo)

「來自尼日利亞的妓女」將 讀者帶到羅馬郊外的不知名草叢中,並以「在正常情況下不應該出現在草叢中的床褥」這一元素作為刺點引起問題,

以「為什麼有這麼多突兀的脇褥在草叢中出現」 來讓人關注妓女出現的成因與後果。尼日利亞妓女既對羅馬造成社會問題,以偷渡形式販賣人口亦掀起人道問題。Paolo的照片既是社會問題的佐證,亦同時是 歷史的一道註腳。我們至少知道不只香港有人要住ṃ房執紙皮,遠在歐洲更有人是用如此「不堪入目」的方式生存。
新聞攝影以影像發問、深究,並嘗試改變世界。Truth Needs No Ally: Inside Photojournalism在解說攝影能否改變世界時曾這樣說:「Photojournalists are not always aware that the pictures taken today are the history of tomorrow, or that pictures taken for specific editorial purposes may resonate beyond their original boundaries, having a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public’s consciousness, or indeed that the world is made better by their being taken.」我們不知道照片能否直接改變世界,但至少它為我們記錄並存檔,在時代的發酵下,或許照片能超越它本身的功能影響世界。
新聞照片的價值

外國的月亮並不比香港的圓,改變我們生活的社會或許是本地攝影記者的使命之一。雜誌攝影記者曾梓洋在剛過去的《前線‧焦點2012新聞攝影比賽》(見注 3)中,憑拍攝去年反國教運動的圖片故事奪得圖片故事組亞軍。作為評判之一的資深紀實攝影師沈允逸特別指出這輯照片不像傳統圖片故事那樣以線性敘事手法陳 述故事,每張照片之間並不直接指涉順序,卻又隱含微妙關連,正正是那種幽晦又抽離的感覺讓人對國教運動產生問號與反思,引人入勝。

曾梓洋拍攝的反國教圖片。(香港攝影記者協會提供)
曾梓洋拍攝的反國教圖片。(香港攝影記者協會提供)

《明報》副圖片編輯郭慶輝和《蘋果日報》攝影總監鄭逸宇曾在一個新聞攝影講座談到本港報章新聞照片的角色與應用。郭慶輝指出新聞照片應該起到說明書式作 用,為新聞事件蒐集證據,解說事件來龍去脈,必要時更要犧牲影像美感以達至最佳說明效果。然而,鄭逸宇除了肯定新聞攝影具備說明書的價值外,更多時候,新 聞照片還肩負起發掘生活趣味,以影像獨有的視覺美學來啟發讀者思考的功能,否則照片則淪為沒有生命力、只為文字服務的調味料。

照片的曖昧性是引發、導航讀者發揮想像力的催化劑,照片作為見證的功能,與其美學並不一定矛盾。能結合新聞性與美學的新聞照片才有機會留住讀者的眼睛,而讀者的口味需求直接影響媒體的供應品質。香港大眾的視覺欣賞能力進步與否,主動權一直都在讀者手裏。

(1)lens.blogs.nytimes.com

(2)www.worldpressphoto.org

(3)hkppa.net/frontline2012_result?album=3&gallery=43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