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 二零一四年一月五日明報星期日生活
【明報專訊】「一張照片勝過千言萬語」是我們經常聽到用來讚美優秀攝影作品的句子,以字面理解就是指一張照片中承載的信息非常豐富,帶人神馳萬里,言不盡意,只能神會。眾多攝影種類中,紀實攝影的存在本身就有說明事實的需要,故較着重照片內的信息傳遞(carry a message)。這類照片本身的拍攝動機或多或少要「說明環境」,雖然應用在不同範疇中有不同的差異,但當中的「說明」能力卻是必須具備的條件,否則稱不上紀實攝影。
在1963年越南僧人釋廣德,為了抗議越南政府對迫害佛教徒政策,坐在西貢繁忙的街頭上,在其他僧人幫助下澆上汽油點火自焚。從照片所見,火舌在其身上亂舞,他依然不動如山。在喃喃誦經聲之中,攝影師Malcolm Browne甚至連僧人何時死去也不知道,僧人在火焰中從未嘆過一聲也沒有叫過一句,甚至可用安詳來形容,直至被燒成炭。照片感染力極強,一看就不由自主地和他一同感受被火燒的痛苦,一下子把讀者與死亡的距離拉近。然而,釋廣德的表現卻又讓人錯愕,刺激着讀者去反思他的行動目的。到底他背負着什麼信念,使他可以甘願抵受烈火燃燒的痛苦?讀者即使未了解照片的新聞背景,單是影像,已足以留下震撼。
這種「帶動情感」感染力和「說明環境」功用,正正就是我們說「一張照片勝過千言萬語」的兩個因素。
帶動情感 親歷其境
詩詞、歌賦、電影全都有「帶動情感」的作用,一篇文章要讓讀者親歷其境,與作者同哭同笑,往往要花一定的篇幅才能融情入景,打動人心。可以想像,多少文字才能把上述的照片描述出來,而且亦未必能令讀者得到和照片相同的震撼。
新聞攝影強調已發生的真實事件,即使攝影者難免對事件帶有角度,但並不完全影響事件的真實。一般而言,紀實攝影都會接受帶有個人觀點、角度、色彩所表演的攝影作品。好像攝影師Malcolm Browne,在現場廣闊的環境之中,選擇站到自焚僧人的側面位置,拍下火焰在示威者臉上燃燒的一刻,以此角度採攝是攝影師個人的判斷和取材,成功把圖片的感染力放到最大。
說明環境
除感染力之外,圖片「說明環境」的能力則比較中立。透過釋廣德圖片的構圖,讀者還看到其他僧人、路人、汽車、汽油、街道環境等元素,這些全都是中立的資料。攝影記者身處現場環境,絕不能影響或干預這些客觀的條例,例如透過照片,很簡單便領略到現場中汽油罐和僧人的真實距離。這些現場資料假如要用文字表達,肯定要洋洋灑灑的一大篇。
不過,「帶動情感」始終也有一定限制。讀者是否能在觸目之間被一個影像打動,很受個人的經驗、學識、修養和文化背景所限制。所以,有一些作品對部分人而言「勝過千言萬語」,目及便能神會,但對一些人來說,抓破頭也看不明白,難以理解別人為什麼都看得陶醉萬狀。
哲古華拉與受難基督影像
好像哲古華拉1967年在玻利維亞被捕並處決,官方曾經安排記者拍攝哲古華拉屍體的照片。該照片展示出該國的軍隊將領、士兵的微小神態,如瞪眼、自信、迷惑等表情,還有拍得哲古華拉的眼神,像依然有話要說一樣。當該照片在西方國家的報紙上刊登時,大家便有種熟悉的感覺,覺得這個影像似曾相識。英國藝術評論家John Berger在1967的文章〈Che Guevara: The moral factor〉中為大家解釋,這張照片與Rembrandt(林布蘭)的The Anatomy Lesson of Dr. Nicolaes Tulp《尼古拉斯.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和Andrea Mantegna《曼帖那》的Lamentation over the Dead Christ《哀悼死亡的基督》出奇地相似。就此有人將哲古華拉與受難基督的影像相提並論。
若果讀者對西方畫作的認識較淺,又或對聖經內容不太認識,自然難以把照片與受難基督聯想在一起,更沒有別人似曾相識的領悟。左看右看,或者覺得照片和普通的遺像照沒有分別。對這些讀者來說,照片對他們的價值自然被大為削弱。但當我們將哲古華拉的一生的經歷,和受難基督想像在一起,這張影像已超越了普通的遺像照,而變成一張象徵「反抗」、「犧牲」、「救贖」的「icon」,隔時歷代地打動着人心。
(作者為香港攝影記者協會主席)
文 × 蕭文超
圖 × 網上圖片
編輯 蔡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