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協攝協及三傳媒工會就港大禁制令聲明
就香港大學成功取得法庭臨時禁制令,限制任何人士傳播商業電台廣播有關港大校務委員會會議的內容,香港記者協會、香港攝影記者協會、香港電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壹傳媒工會及明報職工協會認為,事件對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均有負面影響,期望法庭在下月6日再次審理有關申請時,能作出有利公眾利益的決定。
根據外國相關案例,法庭考慮是否就書籍或印刷品等與言論自由相關權利作出限制時,須考慮是否符合公眾利益和有關作品是否已經刊行(prior publication),在港大校委會的副校長委任風波一事上,有指事件受到政治干預,香港學術自由備受威脅,而校委會則予以否認,將事件公開實在符合公眾利益。
閱讀全文 20151031-記協攝協及三傳媒工會就港大禁制令聲明 →
香港攝影記者協會、香港記者協會聲明
《端傳媒》攝影記者關學津(Anthony, Kwan Hok-Chun)上星期前往泰國曼谷採訪爆炸事件,原定昨日(2015年8月23日)乘搭泰航班機回港,但遭曼谷機場(Suvarnabhumi Airport)職員於關學津的手提行李中發現一件防彈衣,被指違反泰國相關管有武器規定,逐被當地警察拘留,並於今日較早時提訊。兩會對事件高度關注,並促請泰國當局,基於關學津只是因採訪而作出的保護措施而無意地觸犯有關規定,撤銷對該名攝影記者的刑事檢控,在尊重及便利記者採訪的前提下,酌情處理關學津的案件。
據了解,《端傳媒》已派攝影部主管前往泰國協助,經今早較早時間提訊後,被捕攝影記者獲准以10萬泰銖(約港幣2.1萬元)保釋,保釋期為12日,但被法庭扣起旅遊證件,期間不得離開泰國。
兩會會密切留意事件進展,並與《端傳媒》保持聯繫,盡可能提供所需協助。兩會尊重任何主權國家執行相應法律。然而,記者採用防彈衣、頭盔等裝備於採訪時自保是國際間慣常做法,而泰國2010年爆發的騷亂亦曾造成2名國際媒體記者死亡。由此可見,記者配備相關裝備是出於自保,並有其必要性,沒有任何危害泰國安全的動機。
外國記者協會泰國分會曾經向泰國當局查詢記者購買、管有、以及攜帶相關裝備的法規問題,然而多年來一直未得到有關當局明確指示。兩會促請泰國當局檢討及釐清外國記者在泰國採訪時,管有及攜帶防彈衣等裝備的指引,希望泰國當局能採取包容及體諒記者在採訪高危事件中面對的風險,並撤銷對關學津的刑事檢控。
事件發生至今已超過廿四小時,我們敦促港府全力協助該名攝影記者,爭取其盡快回港,並獲撤銷控罪。
香港攝影記者協會
香港記者協會
2015年8月24日
先前六個組別的評語有沒有令你對得獎作品更加了解? 今日是單張圖片的最後一組 – 一般新聞
冠軍 – 吳亮星事件在立法會的歷史上是值得紀錄的一件可悲之事,從相中可見吳漠視其他議員「紅牌」反對,肆意破壞制度。延伸開去,其實亦反映了香港社會之中,政府和位高權重的人,在強權之下的驕撗和傲慢。
亞軍- 雖有評判指,一張高位的wide shot 稍為欠張力,構圖亦非盡善盡美。但亦有評判認為,集會包圍了像徵政府的國旗及區旗,地上那句標語亦高舉了新聞自由的核心價值,而且公民廣場的集會已屬過去式,將來未必再能出現,此圖將屬珍貴的歷史紀錄,景象已經可一不可再。
季軍 – 動感很強,表情豐富,冷靜準確地捕捉了混亂場面的一剎那。
優異 – 警察包圍示威者,示威者又反包圍警察,相片資訊量豐富,在一片緊張狀態之中,清晰地交代了混亂的場面,線條有趣和具美感。
優異 – 場面罕見,視覺效果有趣。
優異 – 從女孩的服飾可以看出她很年輕,能夠交代今次運動有很多青少年參與。她直視著警員似有話想說,但警員卻反起白眼,狀甚傲慢,警員與女孩的眼神成為強烈對比。這一個鏡頭,反映了警察在示威者心目中的形象。
今年的突發新聞對攝影師來說可算是十年難得一遇,如何能在大量照片中突圍而出相信是大家都會提出的問題。希望大家能從評語中找到一點點答案。
冠軍 – 不少評判一早視此相片為冠軍之選。攝記需要深入在煙霧之間才能近距離拍攝示威者高舉雨傘,而且在混亂期間,仍能冷靜地拍下示威者的這個動作實屬不易。於928之後,示威者在催淚彈中高舉雨傘的情境,亦間接令佔領運動其後被外媒命名為「雨傘運動」。
亞軍 – 情境具電影感,氣氛強烈,令人印像深刻,屬難得的佳作。
季軍 – 在極為混亂的場境之中,攝記冷靜地紀錄了這剎那,構圖豐富,電影感很強,甚至令人難以相信發生的地點是熟悉的香港。有評判指,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前排人物表情稍為太冷靜,減輕了倉皇逃命之感,但非常有動感。
優異 – 攝記準確掌握相中人的反應以及場面環境,表情具有感染力。有評判認為相中人是記者,令圖片稍為美中不足,減輕了示威者和警察之間的張力。但亦有評判認為可以表達出記者在兩方之間的角色,亦不時會淪為受害者。
優異 – 構圖很好,很具視覺效果,內容豐富,場面浩大,展示了示威人士以雨傘擋警察的陣容。
優異 – 人物表情、肢體動作等,清晰地表達了警方與示威者雙方之間的張力,非常有動感。
人物組的冠軍亦是今次比賽的「年度圖片」。 除了冠軍外其他作品亦非常出色,大家可以從評語中了解多些作品獲獎的原因。
冠軍 – 評判認為,相片的拍攝技巧、構圖雖然並非盡善盡美,有改善空間,但相片紀錄了雨傘運動中重要的一刻。學聯副秘書長岑敖暉是示威運動的主要人物之一,他被捕時冷靜的眼神和身體動作,與身邊人數眾多、具重型裝備兼進入緊張狀態的警員,產生強烈對比,總結了運動之中示威者與警員之間的關係。
亞軍- 攝記拍攝囚車雖屬平日例行工作,但要成功拍得車中人物卻具一定的難度。新地案乃轟動香港的案件,現場拍攝的人數眾多,此作品除了成功找到較佳的拍攝位置外,也清楚地捕捉到富商郭柄江愁眉深鎖的表情,加上車窗透出的光線,增強了氣氛和視覺效果,甚為難得。
季軍 – 幾乎所有評判看到這幅作品時都忍不住發笑,認為圖片準確地捕捉了梁太一個深入民心的肢體動作,影像深入民心。
優異 – 雨傘運動其中一個特別之處,是不少中學生也走到街頭上,就像相中身穿校服的女學生。攝影師雖然沒有交代她的名字,但透過她微笑地拿著一朶黃色雨傘花,令人感受到運動中溫柔的韌力,亦象徵了香港新一代的希望。
優異 -照片捕捉到戴耀廷真摯的感情,雖然他感動而哭的理由是「場面太漂亮」,但配合了金鐘肅殺的場景,以及最終「佔領運動」失敗的結局,卻始終讓人看得心酸。
優異 – 評判讚賞攝記在拍攝這張作品之前,經過細心的思考和部署,在法院外找到一個特別的角度,善用了眼前的鐵欄去營造許仕仁坐牢的印象。而許嚴肅的表情,以及其服飾和輕輕放在心口手勢,亦似是透露了他的心境,非常配合主題。
第三日介紹的是特寫組,特寫組的內容更貼近生活,題材比較輕鬆、幽默,可能更容易令你對相片產生感覺。
冠軍 – 今年參賽作品之中有多幅以獅子山為題的作品,但此相片在眾多作品之中脫穎而出,評判認為相片的構圖和光線掌握得很好。除了山上的標語,亦見到山下萬家燈火,營造了一種氣氛,令人一眼便想起「獅子山精神」。
亞軍 – 情境優美感人,突顯了雨傘運動靜態的一面。
季軍 – 香港地少人多,相中人在大廈包圍的天台上游泳和嘆紅酒,是有趣的景象。評判相信攝記在拍攝時經過耐心的經營,而相中女子像是站在酒杯之上,增加了趣味性。雖然有評判認為電線和露台邊影響了構圖和視覺,但亦有評判認為程度可以接受,不算是敗筆。
優異 – 又一城「下雨」是一件甚為罕見的事情。事情本應是一件狼狽事,但相中的女子穿了水鞋在商埸中撐起雨傘,臉帶微笑地散步,突顯出事件荒誕而有趣。
優異 – 於旺角街頭搭床睡覺,懶理旁人目光,事件本身已甚為有趣。再加上太陽的光線似在為相中的男主角「打燈」,增加了舞台劇的視覺效果。
優異 – 雨傘運動是以學生為主的運動,看著一群女學生大合照的背影,沒有名字和樣貌,默默地參與在運動之中,令人感動。感覺運動是結束也是開始。
昨日體育組的評語有沒有令你對每張作品獲獎的原因更加了解?
今次公開的是自然與環境組,如果大家有任何疑問或意見,歡迎大家提出。
冠軍 – 評判對作品非常讚賞,認為構圖完美,雖然有人討論過黑白圖片的處理手法,但亦認為在此圖片中的黑白處理非常好。鯨魚擱淺的悲哀、工作人員的服裝、以及灘上粗糙的質感,各種元素加在一起,令人印象深刻。
亞軍 – 香港地少人多,仍有大樹生在荒屋之中,圖片很清晰地表達了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人類為了生存而與大自然競爭而又融合的關係。而評判亦讚賞,圖片之中那位站在路台上擦牙的男子,非常生活化,產生了畫龍點睛的效果。
季軍 – 空氣污染是常見的題材,此圖片除了畫面優美之外,亦在這種美感之下,反映了社會的發展和建設,對環境和空間的禍害。
優異 – 圖片的題材和表達手法未必是最新穎,但各種元素齊備,簡潔有力。
優異 – 雖然有評判認為,圖片的構圖和角度有待改善,但草地上因為扎營而出現深淺不一的印記,也屬甚為有趣的觀察。
每當攝影比賽結果公佈後,大家總會討論得獎作品有何優勝之處,甚麼原因令評判選其獲獎。因此, 本會將評審期間,評判對得獎作品的意見公開,首先公開的是體育組。
冠軍 – 極近距離拍攝產生強大的視覺效果,技術非常好,令人印象深刻。

亞軍 – 這類情境在體育圖片中比較新鮮,引發讀者的好奇心,猜想相中人意欲何為。到底是在賽中傷心不已,還是在大雨中自得其樂、甚為陶醉?

季軍- 幾位具資深攝影經驗的評判都提出,拍攝這張相片需具很高的攝影技巧。相片焦點在槍口之上,不但準確捕捉了子彈射出的一剎那,更同時準確掌握到相片的構圖、曝光、境深等,功力可見一斑。

優異 – 在真實的體育事件之中,相片拍得如電影場境一樣,很具美感,視覺效果一流。

由香港攝影記者協會舉辦之《前線‧焦點 2014》周年新聞攝影比賽,於 2015 年 3 月 7 日假油麻地Morphic Collective順利舉行。今屆比賽共收到 92 名參賽者合共 2,121 張作品,經過 7 位評判專業評審選出七個組別的得奬作品,比賽結果如下:
另外,本年度的新聞年度圖片殊榮,由《香港商報》麥鈞傑奪得,得獎作品為旺角佔領區清場日岑敖暉被拘捕。評審團認為,雨傘運動在過去一年屬香港最具代表性事件,圖片具時間穿越性,而學聯是佔領運動主要團體之一,他最後被捕,佔領運動似乎告一段落,但運動卻繼續影響著香港的現在及未來,岑亦象徵香港第五代年輕人,突顯出年輕一代參與社會運動的決心和對心中理念的堅持。相片中岑敖暉表現出冷靜,顯示出承擔公⺠抗命責任的勇氣。故此將其選為「年度圖片」。
觀看所有比賽得獎圖片及圖片說明可到:http://hkppa.net/frontline2014-result
年度圖片 Photo of the Year
麥鈞傑 – 香港商報

體育組
冠軍 Victor Fraile

亞軍 李澤彤 – 明報

季軍 呂小煒 – 新華通訊社

優異 林振東 – am730

自然與環境
冠軍 林振東 – am730

亞軍 廖雁雄 – 中國日報

季軍 梁文輝 – 星島日報
優異 葉英傑 – 路透社

優異 Derek Yung – 自由攝影師

人物組
冠軍 麥鈞傑 – 香港商報

亞軍 王智強 – 南華早報

季軍 陳焯煇 – 成報

優異 Miguel Candela

優異 余俊亮 – 明報

優異 鄧宗弘 – 明報

特寫
冠軍 李澤彤 – 明報
亞軍 葉家豪 – 明報

季軍 郭浩忠 – 自由攝影師
優異 盧翊銘 – 明報
優異 李澤彤 – 明報
優異 李澤彤 – 明報
突發新聞
冠軍 蕭文超 – 路透社
亞軍 李澤彤 – 明報
季軍 李澤彤 – 明報
優異 鍾林枝 – 星島日報
優異 莊振邦 -am730
優異 余俊亮 – 明報
一般新聞
冠軍 羅國輝 – 壹週刊
亞軍 李澤彤 – 明報
季軍 黃偉邦 – 文匯報
優異 盧翊銘 – 明報
優異 廖雁雄 – 中國日報
優異 馮凱鍵 – 星島日報
圖片故事
冠軍 曾梓洋 – 明報週刊
亞軍 蔡文豪 – 大公報
季軍 林振東 – am730
優異 郭浩忠 – 自由攝影師
優異 葉英傑 – 路透社

優異 Roy Liu – 自由攝影師
由香港攝影記者協會舉辦之《前線‧焦點 2014》周年新聞攝影比賽,於 2015 年 3 月 7 日假油麻地Morphic Collective順利舉行。今屆比賽共收到 92 名參賽者合共 2,121 張作品,經過 7 位評判專業評審選出七個組別的得奬作品,比賽結果如下:
另外,本年度的新聞年度圖片殊榮,由《香港商報》麥鈞傑奪得,得獎作品為旺角佔領區清場日岑敖暉被拘捕。評審團認為,雨傘運動在過去一年屬香港最具代表性事件,圖片具時間穿越性,而學聯是佔領運動主要團體之一,他最後被捕,佔領運動似乎告一段落,但運動卻繼續影響著香港的現在及未來,岑亦象徵香港第五代年輕人,突顯出年輕一代參與社會運動的決心和對心中理念的堅持。相片中岑敖暉表現出冷靜,顯示出承擔公⺠抗命責任的勇氣。故此將其選為「年度圖片」。
Hong Kong Press Photographers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