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 攝影師介紹

view finder : find a view﹕以巴衝突 老掉牙的照片題材?

原文刊一月二十六日明報星期日生活0126MP05

以巴衝突經歷多次血腥戰爭後,紛爭仍未停止,衝突永遠是傳媒的關注點。自1980年代開始,任何與以巴衝突有關的新聞照片均大同小異,小朋友向以色列士兵投擲石頭、難民營的殘兵婦孺、巴勒斯坦民工穿越邊境到以色列打工、或者是傷心欲絕的母親向戰爭中逝世的兒子作最後道別,就算不能用千篇一律去形容,亦可說是換湯不換藥,對患有影像麻木症的現代讀者來說,衝突的傷害性似乎也隨着照片的威力減弱,而變得不再發人深省。

閱讀全文 view finder : find a view﹕以巴衝突 老掉牙的照片題材?

前線雜誌第一期 – 杭大鵬 我爸爸的最後幾天

我爸爸的最後幾天

2002年9月,我的父親離開了人世。

在醫院裡陪伴他的最後幾天,看著他病情逐漸惡化,意識日漸模糊,我才發現以攝影為職業的我,居然沒有好好的幫自己的爸爸拍張照。隨手用著包包裡的定焦小相機與幾卷底片,紀錄下爸爸最後的身影,也思索著生命的歷程,回憶著父親陪伴下的成長過程。

有人說,攝影記者是「旁觀他人痛苦」的工作,這組照片算是一段審視自我哀傷的過程。每按下一次快門,心裡的情緒都在糾結與翻騰,紀錄下的不止是我爸爸的最後幾天,更是那段日子的內心情感吧。

 

 

[Not a valid template]

閱讀全文 前線雜誌第一期 – 杭大鵬 我爸爸的最後幾天

岑允逸﹣擺脫嘩眾美學

香港攝影師岑允逸專訪
撰文:Paul Yeung (香港攝影記者協會特約)
(原文刊於二月號《攝影雜誌》)
Alla01
前言:由攝影記者變身成Dead-pan自由攝影師,從攝影評論人到The Salt Yard Gallery的策展人,岑允逸可謂少數「周身刀、張張利」的獨立創作者。他對每個範疇都有貫徹的執行力和獨特清晰的見解,談話的對答也見其豐富的想像力和比喻。不過,他的作品卻冷峻和內歛得讓人退避三舍。「有時我希望我的作品可以悶死人,但其實好難。」岑允逸說。「攝影悶死人」,大概只有《密探睥死羊》(The men who stare at goats)才能與之比拼。究竟George Clooney雙眼較強,還是岑允逸的照片更勁?

《前線》第一期 圖片故事 – 印度初體驗 楊德銘

印度初體驗

圖、文:楊德銘

P.1-P.2 A

印度是一直我很想體驗的地方,早已聽聞過各種關於印度的名詞和形容詞:泰姬陵、恆河、咖喱、Sari、種姓制度、印度教、貧富懸殊、恐怖襲擊、牛、蒸餾水、骯髒、性騷擾、Bollywood、甘地、德蘭修女、少年Pi、濕婆神。今次出席在倫敦認識的印度女同學婚禮,更是一次難得的經驗。在四天奢華的新德里婚宴和慶典過後,迎來的是約一星期的自助旅遊,從新德里(New Delhi)出發,先後坐通宵火車和私家車經過阿格拉(Agra)、瓦拉納西(Varanasi)及恆河,再到齋浦爾(Jaipur)和焦特布爾(Jodhpur)。在各種豐富色彩和奇幻宗教的奪目後,是一輪人情冷暖、貧富懸殊和衛生參差的洗禮,這幾乎是旅行印度的必然經歷。

閱讀全文 《前線》第一期 圖片故事 – 印度初體驗 楊德銘

《前線》第一期 人物 – 觀照中反覆自詰 Ed Ou

撰文:何鳳儀

攝影:林亦非、受訪者提供

二十六歲,在香港,許多這個年紀的人還在摸索,躊躇是否應該轉工,盤算如何買樓以及償還那筆隨之附送的二十年物業貸款債。

二十六歲,Ed Ou卻早已拿走新聞攝影最高榮譽的World Press Photo獎項,體現人生的另一個模式。

理論上與拍拖六年的以色列女友在土耳其伊斯坦堡同居,實情是一年返去不夠十次,餘下日子都因工作往不同地方跑,寄住朋友家中,或者索性睡在巴士站。右手戴著兩枚卡通織布腕帶錶,一隻是美國紐約時間,一隻是當地時間;左手前臂內側以黑色箱頭筆寫下的一串數字,是他當時的手機號碼。每次抵達新地方,首先買張可供上網的電話卡,電話號碼就是用這個最可靠的方法記在身上,不會丟失。

這樣寫完又洗、擦掉了又寫上新的,銘刻著Ed Ou在以色列、黎巴嫩、索馬里、也門、哈薩克斯坦、埃及、利比亞、烏干達、加沙地帶和香港的遊歷。

清晨時分,Ed Ou在天水圍天光墟拍攝。(林亦非攝)

閱讀全文 《前線》第一期 人物 – 觀照中反覆自詰 Ed Ou

媽媽們,不要讓你的孩子長大後成為報紙攝影師

媽媽們,不要讓你的孩子長大後成為報紙攝影師

Fred R. Conrad/The New York Times
Fred R. Conrad/The New York Times

 

 

 

 

 

 

 

 

 

 

 

 

 

紐約時報攝影師Fred R. Conrad年少時的英雄人物是黑白電視中出現的牛仔,他幻想自

己長大後成為當中的主角。他母親甚至教他騎牛仔馬(Cow Pony)。但現年62的Conrad

先生童年志願顯然沒有成真,他當上了報紙攝影師。在他36年攝影師生涯中拍過不少悲

歡離合、人間大小事情。但至今仍沒有拍過以牛仔作為題材的相片,直至上星期。他走

到有20年歷史的美國公牛騎師賽中拍下這輯相片,填補他職業生涯中那小小空白的位置

。拍完之後,他最好奇的是那些年青牛仔頭上的帽子為什麼都不會掉下來,是用萬能膠

固定在頭上的嗎?

 

紐約時報Lens的報導:http://lens.blogs.nytimes.com/2013/01/11/mamas-dont-let-your-

babies-grow-up-to-be-newspaper-photographers/

 

Fred R. Conrad/The New York Times
Fred R. Conrad/The New York Times

張克純走遍黃河

張克純走遍黃河

094

八十後攝影師張克純讀了張承志的《北方的河》後,隻身帶了一台Linhof大片幅相機沿黃河由山東走到青海。他喜歡每到一地方後騎著單車四處游走。在蘭州一幢河中房屋他拍到工人在裝修;在寧夏一個煤礦場中拍到一尊大佛像。這些黄河沿岸城镇的平淡風景在時代變遷中反映著黃河對中國人的一種希望。

張克純個人網頁: http://www.zhangkechun.com/

024

034

”The Pink Choice” 越南同性戀者攝影項目

The Pink Choice

Maika Elan/MoST

Maika Elan開始拍攝同性戀者於柬埔寨,作為她在吳哥窟攝影節馬格蘭攝影師Antoine D’Agata工作坊的攝影項目。她在暹粒一間出名的同性戀酒店逐間房敲門希望能為同性戀者拍攝人像照,同性戀者的熱情令她難忘。後來她回到越南後把這項目放在一邊,直至她在河內出席了一個L.G.B.T展覽,她看到那些同性戀者的相片,不是背面就是戴上了面具,她覺得把他們拍得不像真實的人。Maika Elan於是重新開始她的同性戀者攝影項目,並命名為”The Pink Choice”。

代理Maika Elan相片的泰國圖片社MoST: http://www.mostartists.com/features/elan-pink-choice/

NYT Lens的報導: http://lens.blogs.nytimes.com/2013/01/07/real-faces-real-people-real-love-in-vietnam/

日本攝影師東松照明逝世

日本攝影師東松照明(Shomei Tomatsu)因肺炎逝世,享年82歲。1930年生於名古屋的他初中四年級時日本戰敗投降,在戰後拍出多輯扣人心弦作品,以「<11時02分>Nagasaki」紀錄原爆後日本人生活的作品最為人熟悉。多年來獲獎無數,他的作品改變了日本紀實攝影界。上月14日在沖繩那霸市離開人間。

6363_518510978189089_1681705056_n

 

Chewing Gum and Chocolates, Yokosuka, 1959

東松照明的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