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 前線雜誌

前線雜誌第一期 – 杭大鵬 我爸爸的最後幾天

我爸爸的最後幾天

2002年9月,我的父親離開了人世。

在醫院裡陪伴他的最後幾天,看著他病情逐漸惡化,意識日漸模糊,我才發現以攝影為職業的我,居然沒有好好的幫自己的爸爸拍張照。隨手用著包包裡的定焦小相機與幾卷底片,紀錄下爸爸最後的身影,也思索著生命的歷程,回憶著父親陪伴下的成長過程。

有人說,攝影記者是「旁觀他人痛苦」的工作,這組照片算是一段審視自我哀傷的過程。每按下一次快門,心裡的情緒都在糾結與翻騰,紀錄下的不止是我爸爸的最後幾天,更是那段日子的內心情感吧。

 

 

[Not a valid template]

閱讀全文 前線雜誌第一期 – 杭大鵬 我爸爸的最後幾天

《前線》第一期 圖片故事 – 印度初體驗 楊德銘

印度初體驗

圖、文:楊德銘

P.1-P.2 A

印度是一直我很想體驗的地方,早已聽聞過各種關於印度的名詞和形容詞:泰姬陵、恆河、咖喱、Sari、種姓制度、印度教、貧富懸殊、恐怖襲擊、牛、蒸餾水、骯髒、性騷擾、Bollywood、甘地、德蘭修女、少年Pi、濕婆神。今次出席在倫敦認識的印度女同學婚禮,更是一次難得的經驗。在四天奢華的新德里婚宴和慶典過後,迎來的是約一星期的自助旅遊,從新德里(New Delhi)出發,先後坐通宵火車和私家車經過阿格拉(Agra)、瓦拉納西(Varanasi)及恆河,再到齋浦爾(Jaipur)和焦特布爾(Jodhpur)。在各種豐富色彩和奇幻宗教的奪目後,是一輪人情冷暖、貧富懸殊和衛生參差的洗禮,這幾乎是旅行印度的必然經歷。

閱讀全文 《前線》第一期 圖片故事 – 印度初體驗 楊德銘

《前線》第一期 人物 – 觀照中反覆自詰 Ed Ou

撰文:何鳳儀

攝影:林亦非、受訪者提供

二十六歲,在香港,許多這個年紀的人還在摸索,躊躇是否應該轉工,盤算如何買樓以及償還那筆隨之附送的二十年物業貸款債。

二十六歲,Ed Ou卻早已拿走新聞攝影最高榮譽的World Press Photo獎項,體現人生的另一個模式。

理論上與拍拖六年的以色列女友在土耳其伊斯坦堡同居,實情是一年返去不夠十次,餘下日子都因工作往不同地方跑,寄住朋友家中,或者索性睡在巴士站。右手戴著兩枚卡通織布腕帶錶,一隻是美國紐約時間,一隻是當地時間;左手前臂內側以黑色箱頭筆寫下的一串數字,是他當時的手機號碼。每次抵達新地方,首先買張可供上網的電話卡,電話號碼就是用這個最可靠的方法記在身上,不會丟失。

這樣寫完又洗、擦掉了又寫上新的,銘刻著Ed Ou在以色列、黎巴嫩、索馬里、也門、哈薩克斯坦、埃及、利比亞、烏干達、加沙地帶和香港的遊歷。

清晨時分,Ed Ou在天水圍天光墟拍攝。(林亦非攝)

閱讀全文 《前線》第一期 人物 – 觀照中反覆自詰 Ed Ou

《前線》第一期 專題 – 手心的黑色眼睛

Text   :何雪瑩

Photo:王嘉豪、何柏基、Manson Wong、梁偉榮、高仲明

資訊太多,時間太少。科技改變了時間的長度,早上的新聞,經網絡傳播,下午已是舊聞。發生的事很多,知道的東西也多。記憶卻像手心上的沙子,捉不緊,留不住。

翻看舊報,整理2012年:反國民教育、689當選、南丫島海難、僭建門上下集、貪曾,茶餘飯後,嬉笑怒罵,扣人心弦。「我城」的說法也許有點彆扭和坐井觀天,拒絕將身份認同拓展至深圳河以北。誠如一位前輩所言,中共愈來愈為香港人的本土意識著急,愈發將心繫家國植入每個人腦中,香港人感覺愈疏離;他說港人對大陸的觀感有如遠房親戚,新一代尤甚,即便聲援李旺陽亦如是,沒有血脈相連的道德力量將香港和大陸綑綁在一起。也許,有一天,我們會覺得自己食緊花生。

閱讀全文 《前線》第一期 專題 – 手心的黑色眼睛